邵宇

来源:

邵宇,曾用名邵蔚,邵进德,辽宁省安东县(今为东港市)人。1937年参加北平学生抗日救国

运动,19

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皖南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从事美术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被囚

于国民党上饶集中营,同年12月越狱后,任苏中新华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先后任东北局组织科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

、主席等职,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五届至第七届政协委员。

〖HS(3〗〖JZ〗〖HT4H〗学生时代

HS)〗〖HT

〓〓

邵宇1919821日出生于辽宁省安东县大孤山镇刘家屯一个农民家庭。大孤山

,是一个码头小镇,大洋河绕镇而过流入黄海,一般农家小船常年可以通航。每逢潮期,水

涨河宽,小轮也可来往,因此很早以来,就有舟楫之便,同黄海、渤海两岸相临的城镇常有

联系,使得孤山镇经济文化都能得风气之先,比较发达。

邵宇的父亲是一位菜农,大哥在镇上摆菜摊。邵宇排行老八,起名发子。俗话说:“老

生儿,尖头女,多会见了多会喜。”因此,他深得父母的宠爱,从小就有优越感和极强的自

尊心。

儿时的邵宇十分钟情家乡大自然的美色。父亲经常带他到镇上去,一到镇上,他都要身

入清翠绿幽的大孤山中,攀登古树,凝望烟云浩渺的黄海,静坐远瞻峰巅。特别是两峰之间

,众多溪流汇集山谷,汹涌而泄,落成四丈余高的飞瀑,恰如一条白龙飞腾而下,形成壮观

的“飞龙潭”,常常让他流连忘返。

他还经常跑到大洋河岸边漫步,看河水南流,朝曦普照,霞光万道,海浪汹涌澎湃,心

境豁然;他也喜欢黄昏落日余晖,把河面照得通红,奔流的河水,渐渐地像一条黄色的缎带

,远远消失在两岸芦苇荡中。每次都是踏着暮色归来。充满诱惑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丰富

了邵宇童年的感性生活,鼓起了他对美的迷恋与追求。

邵宇的母亲有一双巧手,绣得一手很好的花枕头顶,她把绣艺传给了邵宇的二姐,把画

枕头顶的技法传给了邵宇。说也奇怪,邵宇天生就对画画有兴趣。没有纸墨,就用石灰在石

板上画,用尖尖的石头在地上画,用手指在退潮的泥滩上画。他还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总喜

欢观察身边的景物,地上野花的芳艳,树枝上小鸟的姿态和抬眼就能看到的大孤山孤傲叠岩

的冷峻,以及家中豢养的猫狗都是他观察的对象和练习绘画的素材。早在上小学之前,他就

能给二姐画出令她很满意的花样来。他画的一对小猫图案的枕头顶,经二姐的巧手刺绣,活

灵活现,招人喜爱。家庭的艺术基因给他以审美的传承和文明的熏染。

大孤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神奇的地方,民间流传很多美丽的传说和英雄豪杰的

故事。邵宇一生都没有忘记孩提时代父母给他讲过的《大孤山的棒槌》、《大洋河的传说》

、《孤山镇妖塔》、《石人的传说》等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那些故事,使邵宇从小就对美

与丑、善与恶泾渭分明。

邵宇在回顾自己成长的道路时,把在家乡度过的童年时代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自己有

幸出生在大孤山脚下、大洋河边,故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朴实的乡土民风,是自己后来

能参加革命和成功走上艺术之路的良好铺垫。

ZW(〗邵宇:《走进童年》书稿复印件。〖ZW)

 

〖BF1926年,邵宇刚满7岁,父亲就把他送进庄河县立小学读书。那时的邵宇并没有把

心思

放在学习上,成天就是画画,学习成绩平平。教室的墙上挂着孔子、孟子、关公、岳飞4

画像,每个人的面孔都画得活灵活现。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信奉孔孟之道,更对关公、

岳飞的忠心侠胆佩服得五体投地。〖BFQ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邵宇正在孤山中学读书。看到大街上横行霸道的日本宪兵和欺行

霸市的日本商人欺负中国人,邵宇心中无比愤慨。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用自己的方式同侵略

者进行顽强的抗争。日本侵略者为了对中国人实行奴化教育,给孤山中学派来一个姓张的日

文教员,这个教员经常向学生灌输“中日提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满洲国就是王道乐

土”等卖国谬论,是一个十足的汉奸。邵宇恨透了这个日文教员,就画了一张丑化日本小鬼

子的漫画。后来姓张的发现了,抓起教鞭就要抽邵宇的头,邵宇机灵地钻进课桌下面,抓

住这个教员的脚,猛一下把他扳了个仰面朝天。

ZW(〗邵宇:《走进童年》书稿复印件。〖ZW)

 

这件事惊动了全校师生,徐成章校长出面调解,他说:“张先生,用不着生气,他是学

校最小的孩子,还不懂事,何必与他一般见识!”

邵宇说:“校长,我已经不是孩子了,我已经懂事了!”

不久,大孤山被伪军头目李寿山占领。这个铁杆大汉奸伙同日本鬼子疯狂“清剿”抗日

义勇军,将抓获的反满抗日人士游街示众,然后在西沙河杀害,并把人头装在木笼里,挂在

西城门上示众,手段及其残忍。

勇敢的抗日义勇军并没有被敌人的凶暴吓倒,他们被杀害前,仍然从容地喝着围观

百姓送上的大碗白酒。汉奸、日本鬼子上前阻拦,激怒的群众就与他们厮打,有的人还高呼

口号,向敌人示威。

邵宇被囚车里那一个个饱经风霜刚毅的面孔,还有那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感

染,似乎看见了通身圣洁的勇士在向天堂进发。他十分钦佩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有一天,他们班上来了个新同学,后来才知道是汉奸李寿山的侄儿。他的功课一点都不

好,上课也不用心听讲,可经常欺负同学,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老师从不敢打他的手板。

学校出墙报,总是叫邵宇画报头。他看见了就说:“你乱画个屁!”邵宇就顶撞他:“

是你在放屁!”气得他恼羞成怒。

第二天,邵宇一进校门,就见两个伪军官立在门口。那个日语教员一把揪住邵宇的衣领

对伪军官说:“就是他!”

就在邵宇要被带走之际,徐成章校长忙上前拦住说:“他家是种菜的,没有什么问题

,他年龄也是全校最小的一个,功课也不坏,就是爱胡说八道,不知深浅……”校长这么说

着,眼圈儿有些发红。那两个伪军问邵宇什么,他一声也不吭。那个日文教员却不依不饶,

来一个长板凳,将邵宇的头和脚紧紧地压在凳子上,叫来李寿山的侄儿狠狠地把邵宇打了一

顿。邵宇一声不吭,板子打在身上痛在心里,深深感到人格和精神的伤痛。他暗下决心:终

有一天我要打掉你的嚣张!是该飞走的时候了。

ZW(〗邵宇:《走进童年》书稿复印件。〖ZW)

1934年春,邵宇与马绍海去奉天(今沈阳),为了实现救国愿望。他考进美术专科学校,马

绍海也

考入该校体育系。二哥很支持他的学习,经常把卖菜挣的钱寄给他用。邵宇也没有辜负二哥

的期望,他每天早早起来在校园坚持写生作画,他深信人的智能是需要用勤奋去开发,“技

无恒,巧有能;攻之苦,拙可补”。

次年,邵宇在寒假又回了一次老家,时逢抗日英雄邓铁梅部队驻在刘屯,与屯兵孤山的

大汉奸李寿山对峙。一时间,码头小镇被电网、炮楼包围,镇内又修了“天德门”、“天乙

门”,层层设防。邓铁梅的大刀队,把用朱砂写成的护符喝下去,笃信可以刀枪不入。就

是这支敢死队,杀得李寿山的汉奸队屁滚尿流。

这次故乡之行,在邵宇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故乡人的勇敢精神也鼓舞他的斗争勇

气,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一口气写了3篇小说,一篇《生与死》的小说刊登在《新生

报》副刊上,讲述一位母亲用自己的奶汁奶活了别人的孩子,却饿死了自己的孩子;第二篇

是以汉奸李寿山为背景,枪杀抗日英雄邓铁梅将士的悲惨故事;另一篇的题目叫《找头》,

内容是以孤山沙河套为背景,写一个人喝醉了酒,在路过沙河子时看见不少人在低着头找什

么。找什么?他问几个人,都不回答,还是低着头继续在找,待他仔细看时,发现这是一些

没了头的人,在找自己的头……这3篇文章,后两篇在美专校刊上登载,他还为自己的作品

画了插图。〖ZW(〗邵宇:《走进童年》书稿复印件。〖ZW)

不久,日伪当局在奉天各大学校疯狂抓捕进步学生,小河沿美专也未能幸免,邵宇便与要

好的同学刁纯根、杨克俭商量,利用野外写生的机会前往北平,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HS(3〗〖JZ〗〖HT4H〗投身革命

HS)〗〖HT

〓〓1935年冬,邵宇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鸟儿,告别亲人,带着故乡培育起来的朴素感情,来

到北平,进入一所私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在北平,邵宇对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和法国画家杜米埃的政治讽刺画的绘画艺术

以及他们表现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两位异邦的画家用他们的刀笔,去表现普通下层

人民的困苦和对命运的抗争,以强烈的爱憎去鞭挞残暴的统治者、无耻的政治骗子和投机商

人,去赞颂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的工人和农民。这使他想到了家乡大孤山的贫民,流落在街

头的乞讨者和北京城里衣衫褴褛的苦力,他们悲惨的命运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战斗的激情和

进步艺术的作用使著名的外国画家与一个中国的青年求学者有了思想上的共鸣。他立志要成

为一名为中国的劳苦大众呐喊和战斗的艺术家。

在这段时间里,邵宇的艺术眼界大为开阔,政治思想也不断觉醒。他就读的北平美术专

科学校,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学堂,而且成了抗日斗争的场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先

锋队(简称“民先”),就在这里组织了自己的一个大本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更激发

了北平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潮。当时在北平的吕骥、崔嵬、陈波儿、郑君里、张瑞芳,以及其

他院校的热血青年,演出话剧《保卫马德里》、《阿比西尼亚的母亲》,活报剧《放下你的

鞭子》。邵宇在《阿比西尼亚的母亲》中扮演一个反法西斯的士兵,角色演得非常成功。

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北平,邵宇毅然经天津、大沽口坐船到厦门,经香港转广

州,直奔长沙。在这里,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工作,并在茅盾主编

的《文艺阵地》刊物上发表了《开会》等木刻作品,而后在《力报》、《申报》上发表了《

无妻之夫》、《无母之儿》等作品,提出了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刻社会最普遍问题:谁造成

了“无妻”、“无母”的悲剧?这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是唤起民众救国的呐喊。

生活的实践和严酷的斗争使邵宇的革命觉悟得到提高。斗争的实践指引他走上为民族、

为人民大众的解放而献身的道路。

19389月,邵宇被派到衡阳,经地下党组织领导人吴大琨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沙大撤退前夕,邵宇被任命为衡阳基督教负伤将士服务协会湘南大队第

3中队任队长。因为这个团体表面是灰色的,不被国民党注重,共产党支部就建立在这个组

织中。邵宇一面借着灰色掩护,一面把党交给的任务搞得有声有色。

由于邵宇在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中名声较大,被特务盯上。1940年,党组织安排他去

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然后转道皖南参加了新四军,被分配到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

ZW(〗邵宇同志简历。〖ZW)

在新四军,邵宇的革命思想和出色的绘画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仅几个月时间,他就

在《抗敌报》、《战士报》上发表50多幅木刻连环画,揭露反动派的滔天罪行。

HS(3〗〖JZ〗〖HT4H〗上饶斗争

HS)〗〖HT

〓〓194114日,奉命北移的叶挺军长率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

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

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

叛徒杀害。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但由于国民党军队

缩紧包围圈,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把武器毁掉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押,

其余人被押往上绕集中营。

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囚禁中共领导的新四军战士们的几个集中营的一

个,总共囚禁1400多名新四军官兵,其中排以上干部650多名,80多名原三战区政治部专员

室的政治犯及原皖南被捕的30名新四军失散干部。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政治部秘书长黄诚、组

织部长李子芳、政工部长林子芳、新四军第3支队司令员张正坤、军直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

教育长冯达飞分别被关押在周田村、李村石底及土星岩监狱。

ZW(〗邵宇:《走进童年》书稿复印件。〖ZW)〗邵宇、冯雪峰、林若秋、郭锦唐、吴大琨

、王文姬、赖少其等一批文化人被关押在茅家岭监狱。

为了便于看管,特务们又把被囚官兵分编了好几个队。邵宇所在的队有党的秘密支部,

其中邵宇年纪最小。同时,又因为国民党特务知道他过去是画画的,所以,特务对待他不像

对军事和政治工作的人那么注意,这使邵宇在集中营搞起活动有了许多方便条件。因此,他

便担负了接头和其他队的联系工作。上饶这个地方阴雨潮湿,再加蚊子咬、跳蚤叮,新四军

的战士们满身都咬烂了。不久,邵宇又害起疟疾来,隔一天发一次高烧,有的人害“回

归热”,也天天发高烧,没有药吃,不少人就这样被疾病折磨死了。

但是,患疟疾病倒给邵宇秘密工作提供了一些方便,他因为患病体弱站立不住,每天的劳

就被免了。这样,邵宇就利用这个机会起草一个简短的文件。当时,正是国民党进行所谓“

感化教育”的时候,每人发一本《蒋总裁言论集》和一本白纸本,在囚房的矮土铺上邵宇翻

看《言论集》,却在本上抄写着为粉碎敌人的政治欺骗和“感化教育”而斗争的秘密宣传单

。他写着写着,囚房突然进来一个人。邵宇抬头一看,是集中营里的特务头子兼总干事。邵

宇灵机一动,立刻站起,而那写着党内文件的小本子未放下也未合上。那时候集中营里的人

已忘记什么叫紧张,他因低头久了冷不丁站起来,眼前直冒金星子,晃了几下终于支撑住了

没有倒下。

“你干什么?”特务瞪着贼溜溜的眼睛问。然后盯在那小本子上了。“发疾病,不能出

(出操在这里是劳役的别名),抄了几段书。”说着,邵宇就倒过小本子,把正中对着特

务,递到他的面前,特务一手背着,一手接过来,看了看里面的内容,然后合上本子递给邵

宇,说:“很好,嗯!很好!”说着就走出去了。

从此以后,集中营的里的人感到写秘密传单不是办法,还是不留痕迹,尽量设法接头才好

。怎么个接头法呢?他们想了个办法,在接头的地方放一块小石子,有需要商量的事,就画

叹号,也就心领神会了。

大概又过了个把月的光景,特务“感化教育”的措施之一,就是增加“精神训话”。且

不说这“精神训话”是些什么东西,只说那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每当“精神训话”的时候,

就把所有囚房的人,由宪兵押送到一个祠堂。训话时,在外面墙角外,放了两个小便用的

尿桶,就近又有一个“女囚”小解的地方,再走几步,是一段断墙,在祠堂训话到一定的时

间,如果要小解只要得到值班特务的允许便可。邵宇利用这个机会约定了女队的李明碰个头

,办法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去解小手。目的是用一两句话互告要紧的情况,然后把她(或他)

的两本书(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鲁迅的《阿Q正传》)传过去。

原来有一个特务大队长,扬言他研究过马列主义,看过这两本书。他说,这是禁书,是

批准我看的,是为了指出它的毒害,每谈及此,显得十分得意。于是,在人们出勤的时候,

邵宇在他那里翻出这两本书来。这时,大家才知道鲁迅的《阿Q正传》也被列入禁书了。邵

宇他

们得到这两本书,就像得到宝贝似的高兴。邵宇便把它拆开分订成七八本薄薄的本子秘密传

阅。为此,还口头作出了几项阅读有关顺序和规定。邵宇今天要传给女战友的书,正是这当

中的两本。当时,他们穿的囚服都是淡绿色的老粗布,外面扎了个小皮带,书就藏在胸前。

这一次,看来事情还很顺利。邵宇估计李明出去之后,他也会被允许去解手,刚好站在

门口的宪兵也没跟在邵宇的后面,邵宇佯装小解,看看无人注意,便转到断墙后面,他们终

于碰上头了。可是话没谈上两句,书也未及过手,就听到宪兵皮鞋踏地的声音,要跑出来,

已经来不及了。原来来的是个宪兵排长。他俩想,看来是无法躲避了,只能想办法应对了。

只见那个排长凶狠又轻薄地对他俩说:“好啊,原来你们在这里搞鬼!”“什么时候,还干

这一手!”李明坦然回答:“我们从前就恋爱!”特务见无懈可击,骂了句“破鞋!快给我

回去”后,悻悻离去。

一个出乎意外的结局,一个多么精明的回答,又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故事。可是在当时关

头,只能这样骗愚蠢的敌人,才能保护住自己的人。

ZW(〗邵宇回忆文章,刊登于中国政协《简报》。〖ZW)

回到祠堂,讲台上还没停止对共产主义的漫骂。邵宇喘了一口长气,但转念一想,还怕

事情不能这么简单就了结。情急之下将书转给离他不远的一个战友手中。

不出所料没有多大一会儿,邵宇被那个特务中队长叫出去。当邵宇被带到一间黑漆漆的

小屋里的时候,他发现那个宪兵排长已经等在那里。

“刚才你在干什么?”特务中队长咬着牙问邵宇。“没干啥!”邵宇斩钉截铁地说。“

没干啥?你和那个李明干什么?”“刚巧当时碰到她,过去就认识,只是说几句话而已。

”“认识?相好的?这不可能,你说!”邵宇说:“也就是这么回事。”宪兵排长把邵宇全

身搜了个遍,一无所获,只好作罢。

过了一阵子,就到了冬天。那个特务中队长叫嚷:“感化教育不成,就奴化教育,奴化

教育不成就囚徒教育。”

看来特务们的欺骗是破产了,可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新的事:赖少其,广东人,是当

时国内知名的木刻家,到新四军后,在一个支队里做政治工作。特务们觉得如果能把他“感

化”过来,会有更大的影响,[KG(*9]他囚在紧靠邵宇的另一个囚室里。[KG)]

怎么“感化”他呢?特务假造了一个赖少其向邵宇告别的字条,说他已决定逃走。赖少

其被拉去站了两天铁笼子。那铁笼子不高,人进去的时候站不起来,也蹲不下,站久了,人

就会昏死过去。幸好牢头不在的时候,战友们在铁笼子当腰横插进去一根棍子,他可以靠上

坐一会儿,总算挨了过来。几天之后,特务威逼无效,因为赖少其是知名人士,又一时杀他

不得,只好又把他送回大囚室里,继续感化。赖少其原来身体就不好,回到囚室就站不起来

了,只是从他那乐观而带有神采的眼神里,看出他那颗坚定不屈的心。

审讯赖少其,无果而终,又来审邵宇。在囚禁的战友中,少数人的党员身份已经暴露

,就采取正面同敌人斗争的办法。而当时,多数战友的情况,敌人并没搞清楚,战友们都知

道,怎样用最简练精明的语言去回答敌人的审讯。

这一天,邵宁又被找去审问。

“你什么时候入党的……”“我不是党员!”“不是党员为什么参加新四军?”“因为

新四军真正抗日。”“顽固,说的还是上回那套。”特务转过身向特务头目汇报。邵宇轻蔑

地说:“下次问,也不会两样。”

特务厉色地问:“你交代,赖少其为什么写信给你?嗯!你们有什么组织!”邵宇一口咬

定:“我们只是认识,一起画过画。”特务说你会画就画我吧。

邵宇速写画是拿手,几笔就画出来,但画得很丑,也画得很像。特务看出来邵宇是故意

丑化戏弄自己,顿时满脸涨红,抡起拳头,狠命的向邵宇脸上打去。邵宇只觉得耳朵嗡嗡响

,鼻子嘴里一股血腥味,立刻有人将邵宇架到一个黑屋子里。

用刑,回囚房,转移戮杀,这已是常见的事了,战友们已经习惯于游离在生死之间的斗

争中。在黑暗的囚屋里,邵宇听到了从另外什么地方传来的杂乱交错的审讯对话,刑具、鞭

子的劈啪声和抑制痛苦的坚忍沉重的呼吸声。

没多大工夫,又是那个特务中队长来了,用电筒向邵宇的脸上一照:“拉出来。”于是

,两个持枪的宪兵一前一后夹着邵宇,沿着茅草路走去。邵宇心想,可能生命就要和肉体分

离了,这是他进集中营后就做好的准备。此刻,他的面前闪过牢房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昏

沉中,他想到了沈尹:你现在那里,难道我们就这样永别了!他又想起生养他的父母,儿没

有尽孝,就先为国尽忠了,儿对不起二老,儿要走了……就这么一路想着,心里反倒平静下

来,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特务中队长押着邵宇,搞了一场假枪毙的把戏才收了场。

ZW(〗邵宇于19889月在丹东宾馆讲述。〖ZW)

 

上饶是个山区。山上岗峦起伏,连绵不断,白天可见青翠欲滴的竹子和低矮的树丛衬托

着高大的青松翠柏。春天,这里鸟语花香,映山红满山遍野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仿

佛是一副绝顶美的花纹般的碧波,一群快乐的鱼儿在山下的河里游玩,是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可是,日本占领南京、芜湖之后,皖南成了与敌对峙的前线。国民党为了推行“借刀杀人

”的毒计,阻止压迫皖南新四军,规定第3支队活动地区,国民党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

8万余人对新四军袭击围歼。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邵宇想到皖南事变新四军遭此重创,何日能冲出樊笼,不觉一阵酸楚,拖着疲惫的身躯

回到牢房,夜已深了。“长命灯”发着微弱的光亮。许多人还没有入睡。在微弱的灯光下

,难友们对他投以敬佩的目光,有的抚摸他的伤痛处,有的为他擦干脸上的血渍。邵宇哭了

。这个坚强的汉子,在敌人的枪口下没有被吓倒,却在战友们的温情抚慰下流下了热泪。

19417月,在石底,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很快设法建立了狱中秘密党支部,

并任支部书记。他与支部委员黄城、徐锦树等人总结了皖南事变的沉痛教训,提出组织越狱

行动。当年深秋,经李子芳批准,已挖通暗道的徐锦树、廖振文、胡学德3名新四军难友,

先行越狱。他们虽然越出了牢房,但因天暗迷路,最后仍未逃出虎口。徐锦树不幸牺牲,其

2人重新被投入囚牢。

这次越狱事件发生后,国民党特务加强了各种防范措施,并进一步加剧了对新四军将士

的迫害。党组织考虑到赖少其和邵宇的身份,他们先从集中营逃出去是比较有利的。如果能

出去,找到组织,可设法同里面联系。党组织决定赖少其、邵宇仍然用夜间挖洞的办法越狱

一切都在极其秘密地进行着。大家为他俩准备了越狱所需的东西。

原来每个院里的牢房,都是民房改成的。除了有高高的围墙外,作为牢房结构并不严谨

。只是监狱每夜在院内由特务中队长值班,每个牢房又指定一个班长值班。个别班长又是他

们打进来冒充新四军的特务。为了便于他们从外面监视,牢房里通夜要点个豆油灯。到了刮

风下雨的天气,他们都特别紧张。

因为,都是单线联系,决定邵宇和赖少其两人逃走,也只有几个人知道。这天半夜,大

家都睡着了,只指定由身旁的老大哥,帮助邵宇听风声。外面没有动静,估计那个值班中队

长睡着了。邵宇蹑足走出牢房,站在便桶前佯装小解。他见特务未发现便乘机快速走近大墙

根下,与约好的赖少其汇合。两个人都准备了挖土用的木棍子,可是,意外地发现墙壁底下

都撒上了白石灰,很可能是特务发现了昨天挖土的地方,由于搞不清是老鼠还是人挖的,才

洒上石灰查迹。他们想,不能再犹豫了,成不成就在今晚。他们便抓紧时间挖起洞来。地表

土潮湿开始还好挖,越往下挖,土越硬,[KG(*9]挖了好久只挖了不到半尺深。[KG)]

正在十分焦急的时候,他们的两只手忽然摸到墙上的一个洞,两人顿时感到有了逃生的

办法。

原来,江西这地方,一般砌墙都是板夹土墙,即立起两块木板(如现在的模板)往里填

土,用木舂把土夯实后,撤下木板,一层墙就搭成了。再打第二层的时候,先在底层墙上横

放两根木棍,以架起那两块木板再往里填土。第三层打好了再插棍子打第三层。因此在抽掉

棍子的地方,每层都留下能插进木棍的小洞。邵宇把木棍插进洞里,做好了上墙的踏脚。然

后再踏着底下镐把,把上面的三个洞都上了踏脚。可是墙外是什么情况,一点不知道。赖

少其敏捷地抓起几个土块向墙外抛了出去,当感到没什么动静时,邵宇和赖少其踏着木棍踏

脚飞快地蹬上墙,纵身跳下,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两个人,终于逃出魔窟。为了躲避敌人的岗哨,他们向西北方向跑了十几步,躲开两边

的大门和东北角的哨棚,弯着腰小跑。不停步的跑,把黑暗抛在后边!把死亡抛在后边!

ZW(〗邵宇于19889月在丹东宾馆讲述《千山万水组画》创作。〖ZW)

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历经磨难,终于到了上海,却因没有混下船,被人扣押。赖少其作

为“人质”留在船上,邵宇上岸,按地下党给的联系地点,找到接头人盛振书。盛到船上付

了钱,两人才拖着虚弱的身子,跟随盛振书上了一辆黄包车。当时,他俩身上穿的衣服已很

破烂,胡子头发也很长,盛振书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们换上,把他俩带到一个不显眼的

小饭铺,给他们饱餐了一顿阳春面。

经盛振书介绍,邵宇他俩又与林淡秋接上头。在详细询问了他们从集中营逃出的经过后

,林淡秋告诉他俩:“先写一份详细的材料,一份留给上海地下党组织,一份给苏中区党委

。”后来苏中区党委回电,叫他俩不要在上海久留,与林淡秋夫妇一起到苏中区去。

在机要通讯员的带领下,4个人日夜兼程赶到苏中根据地。经过短暂休整,邵宇被安排

为苏中新华社的社长,苏中报副总编辑。经历了艰辛的磨难后,新的战斗又开始了。

〖HS(3〗〖JZ〗〖HT4H〗北上土改

HS)〗〖HT

〓〓1945815日,日本投降后,《苏中报》在欢送邵宇等东北籍战士调回东北工作的同

时,为邵宇和沈尹举行了婚礼。沈尹是邵宇在衡阳基督教负伤将士服务协会工作时结识

的一位革命青年,曾就读于常州女子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参加战地服务团从事抗日救亡

运动,194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共同的革命斗争生活,使他们终于结

成了革命伴侣。

117日,他们到达东北局驻地梅河口,邵宇被分配到东北日报社任通讯采访部长

。根据工作需要,党组织决定从报社抽调一部分人参加土改。为了深入生活,邵宇报了名

。不久,他被调到土改工作队,随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陈伯村一起到合江省东安地区任东安

地委宣传部长。

土改工作队到了密山县半截河乡,首先学习土改政策,明确土改的阶级路线是依靠贫农

,紧密团结中农,争取富农,孤立地主、恶霸。办法是首先主动访贫问苦,宣传共产党是为

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党,宣传土改是贫雇农翻身求解放的唯一出路。

由于当时国民党军队已占领了东北许多重要城市,加上农村土匪活动猖獗。开始,贫雇

农不相信土改工作队能长期驻留,不相信真有这样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经过土改工作队

开展访贫问苦活动,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很快就参加了工作队,让土改队在土炕上坐,听土改

队员讲革命道理。不到一星期,就把贫雇农团结过来了。他们在诉苦会上痛诉地主、汉奸、

日本人剥削压榨穷人的罪行。邵宇他们又向群众讲解谁养活谁的道理。经过诉苦会,贫雇农

开始觉醒,他们举双手高喊:“共产党!我们一定跟你干革命,我们一定跟着你们斗地主。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邵宇还叫女工作队员教唱《谁养活谁呀,大家想一想》的翻身歌,还

组建农会、办农民夜校,教大家唱歌,给大家讲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让大

家了解共产党的性质、任务。给大家讲要土改,分地主土地,他们就一定要反抗。贫雇农就

要组织起来,只有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住胜利果实。

群众被发动起来,也吓跑了一些恶霸地主。要让群众信任土改工作队,就得把逃到土匪

赖明发处的地主王忠抓回来,让群众斗争他,打掉他的威风,才能打消群众的顾虑。

土改工作队组织了抓捕地主王忠的小分队。小分队出发的这一天,沿途的村民们,成群

结队地站在村头上欢送。邵宇也随队前去采访。小分队在山坳里一连蹲守了四五天,也不见

土匪下山活动。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几朵乌云绕着残缺的月亮。突然,零碎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仔细看

去,土匪头子赖明发和两个保镖走在前边,一帮土匪紧随其后。邵宇估计着过去的人数已有

百余人。这时,小分队罗队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打!!!”邵宇大声地喊着。埋伏在

前头的分队长,第一个冲上去,随后队员四面围攻,土匪被这暴风雨般的火力打蒙了,匪首

赖明发被当场击毙。匪徒们一下子乱了阵脚。

混在土匪队伍里的地主王忠,趁人群混乱,钻进附近的山洞。由于分队长对这儿的地

形特熟,终于在山洞里活捉了王忠。

歼灭土匪赖明发,活捉地主王忠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半截河畔。大小山村立刻出现了一

片欢腾的景象。男女老少都奔走相告,并做好了各种饭菜,拿出最心爱的最好吃的东西,

挑着箩筐,提着篓桶,去慰劳土改小分队。

半截河畔中间的广阔空地上,搭起一座戏台,人们正在布置斗争地主王忠的诉苦大会会

场。五彩缤纷的旗帜和鲜艳夺目的彩色标语已经插满贴满会场的四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

笛子唢呐声合奏着“得胜令”。

四乡的男女都拥进会场来了,整个会场人山人海。

诉苦会上群情激愤斗志昂扬,那些多年被地主恶霸欺压的贫苦农民纷纷走到台上,愤怒

控诉王忠的滔天罪行。会场上“打倒地主恶霸”、“枪毙王忠”、“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声一浪高过一浪。根据王忠的罪行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经上级批准,恶霸地主王忠被就

地正法。

邵宇在群众大会上讲了农会的职能和任务,讲了土改、农民武装以及土改中的政策问题

邵宇在土改即将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将搜集到的以从山东逃荒到东北的庄稼人王奎五父

子两代人的血泪身世为素材,编成出版了连环画《土地》。控诉了地主老财、日寇、汉奸、

国民党反动派压榨农民的残暴罪行,歌颂了我国土地革命的历史功绩。〖ZW(〗邵宇

19889月在丹东宾馆讲述创作连环画《土地》创作。〖ZW)

1948年春天,邵宇作为东北代表出席全国文代会。在会上他见到了从延安来的蔡若虹、

古元、王朝闻等美术工作者。会议结束后,他回到东北,跟妻子沈尹谈起文代会的情况,非

常激动,心中涌动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决定此生以画笔做武器,战斗终生!

〖HS(3〗〖JZ〗〖HT4H〗奔赴朝鲜战场

HS)〗〖HT

〓〓1949年底,邵宇奉命调到北京。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他天天拿着画笔到处写生。他走

在长安大街上,见到的是人们扬眉吐气的神情和欢笑的脸庞,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

商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提高,也反映了首都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的长安大街是

鬼子、汉奸横行霸道的地方。现在,则名副其实地成为安宁的街道。过去设置社稷坛的

中山公园,现在开辟了供儿童游戏玩耍的园地。过去帝王和洋人居住的地方成了人民自

由光顾的场所。邵宇创作的《首都速写》,就是选择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交织着色

彩斑斓的经纬线。昨天与今天对比鲜明,将来与现在联结一起,从一个角度的变化看北京的

变化,从北京的变化看全国的变化。

作为速写这种特殊样式,保持了新鲜活泼的长处,不失去记录生活的作用,但是有明确

的立意构思,不同于为一般创作。积累素材的素描速写,这正是邵宇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一对农民夫妇抱着孩子在天安门前看毛泽东像,画面配的说明文字是,“我们要不是住

在乡下,我们会天天来看您”,反映了农民对毛泽东由衷的热爱,进而歌颂了毛泽东是中国

人民大救星的主题思想。他画的北京《旧胡同新貌》,反映北京人民解放后的新面貌、新

气象,与旧社会北京的龙须沟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配上热情洋溢富有诗意,又有哲理性的说

明,更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首都速写》画于邵宇而立之年,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创作欲望源自对新中国的热爱

,触及新的生活、新的创作,就有用不完的劲。生活里迸发出来的灵感猛烈冲击着他的画笔

,使画笔的表现力总是落在风发泉涌的思绪后面。为了妥善处理一幅画的构图、情节、造型

,他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改换画稿,不达到效果的最高点从不罢休。他太兴奋了,时常通宵达

旦作画,画了一幅又一幅,只觉时间不够用。有一幅题为《夜已深》的静物,是在夜晚劳作

之余,解除疲劳“余兴”作品。深夜格外静谧,似乎一切已入梦,只有画家挥毫运力的画笔

在纸上沙沙作响,笔下记录的仿佛不是“静物”,而是于无声处的惊雷,这便是画家与时代

同步的一个插曲。说邵宇是一名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家,是因为他是党的一员,时刻听从党

的召唤,从不与党讲条件,讨价还价。

1950年末,邵宇奉命与魏巍、孟伟哉等一批新闻、文艺工作者到抗美援朝前线做文艺慰

问演出,用画笔去揭露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

邵宇作为文艺战士,一直跟随部队行进,不少英雄人物感动着他,使他的画笔在速写本

上不停地舞动,将战场上激战的场面,英雄人物描述下来。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他想家

,却没有时间问候他想念的妻子,没时间写信。他将时间都用在战地速写上:他画了《行军

》、《炸不断的桥》、《肉线》、《志愿》等组画,自己配诗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炸不断的桥》是他在战场上亲眼目睹志愿军运输车队,冒着敌人的炮火袭击为前方运

送物资的场面。画面激发给人以革命战斗精神,民族风骨的震撼,英勇不屈断而再续的打不

垮精神。画,画得大气;诗,写得豪放。画,画出了战斗的激烈;诗,写出了志愿军的英雄

气概:〖HTF

在朝鲜战场上有多少这样的桥

它被敌人炸过多少次了你看桥还是桥

桥——坚实骄傲地站着

车开过去

队伍在前进

它——是我们英雄的人民工兵的化身

它——是一座永远的桥!〖ZW(〗邵宇画作《炸不断的桥》配诗。〖ZW)

〖HT〗朝鲜战场组画之一《行军》,画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武雄姿,画出了朝鲜人

民欢迎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鱼水情深,再读配诗,不是亲临这场战争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真挚、动情

的诗篇:〖HTF

我们在朝鲜的雪地上行军

废墟前站着朝鲜的孩子和母亲

用不着问孩子的爸爸到哪去了

他们去参加了朝鲜人民军

从孩子和勤劳的母亲身上

看到了朝鲜人民的倔强和坚忍

他们用希望和骄傲望着我们

我们知道为什么要离开亲爱的祖国

每一块废墟都告诉人们

走,坚决地消灭敌人!〖HT〗〖ZW(〗邵宇画作《行军》配诗。〖ZW)〗

一年以后,邵宇和魏巍、孟伟哉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魏巍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

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邵宇也连续发表了朝鲜战场速写画,孟伟哉也在构思长篇小说

《昨天的战争》……

HS(3〗〖JZ〗〖HT4H〗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日日夜夜

HS)〗〖HT

〓〓1951年秋,邵宇从人民日报社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总编辑。这个出生在黄海

岸边农民的儿子,童年过的是亡国奴生活,走上革命道路后,经历了皖南事变上饶集中营的

磨难,后来又参加了东北土地革命,抗美援朝战斗的洗礼,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现在,组织上又把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的任务放在他的肩上,他心情是又紧张、又高兴

,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不久,邵宇跟随郭沫若一起参加了在维也纳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亲眼目睹了交战

双方朝鲜和美国的两位妇女当众拥抱的场面,他挥毫创作了《把这个吻给全世界》的画作。

回国后,他把整个精力投入出版事业。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有不少的书摊,摆放不

少旧时代七侠五义、言情等内容的小人书,不少孩子围在书摊看着那些不健康的小人书。邵

宇认为这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动员大家改编一些古典名著,革命小说或

创作具有革命内容和教育意义的连环画,尽快占领小人书市场。大家热情很高,每3天就推

出一本内容新颖的连环画。一时间,《鸡毛信》、《水浒》、《西游记》等内容健康的连环

画和《我们热爱和平》、《毛泽东走遍全国》等宣传年画在全国各新华书店和各书摊上出现

了,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当时,邵宇还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往往是上午审稿,下午到美协开会。当时

,中宣部给人民美术出版社规定的出版方针就是面向工农兵大众,以出版通俗读物为主。邵

宇要求每位编辑、审稿要精益求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除出版通俗读物外,还出版了齐

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古元等一些著名画家的画集。其中连环画《鸡毛信》、《西厢记》

等作品获得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书展的金质奖章。

邵宇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出版工作者有责任把这些

灿烂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他主持出版了《宋人画册》、《清明上河图》

以及当代大师齐白石的4本精装大画集和徐悲鸿的大型画册,弥补了美术出版经典作品的不

足。

1953年,国家急需出版一批传统教育题材的作品,在安排好正常出版计划的同时,邵宇

开始构思《上饶集中营》和《千山万水》的创作。在创作表现形式上,前者采用铅笔素描,

者为水墨画,虽表现风格不同,但内容互有联系,堪称姊妹篇。

从邵宇初到北京画的《北京速写》,再到《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反映了邵宇

的创作日臻成熟。这种成熟源自他的战斗经历,深厚的实践基础,孕育了广阔的视野和深邃

的洞察力,对旧事物看得透,对新事物爱得深,别人日常遇到的、忽略的,他随手拈来,通

过细节揭示,便赋予了时代精神!

在这期间,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经出版为数众多的作品,但门口还没一块牌子。这社牌应

由谁来写呢?周恩来总理慈祥的面容常常在邵宇的眼前出现。邵宇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大家

争着让毛泽东签名,邵宇也递过去精制的笔记本想叫毛泽东题词。周总理慈祥地笑着对邵宇

说:“毛主席太累了,就不签名了吧!”总理是出于对毛泽东的爱护,邵宇只好收起了让毛

主席签字的本子。现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牌子该请谁写呢?邵宇想好了,请周总理写。于

是,他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送出去不到一星期,就接到电话让派人到总理办公室去取。直

到如今,人民美术出版社门前挂的还是周恩来总理写的那块牌子。

19562月,邵宇接受周总理的委托,为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出版藏画集。苏加

诺的藏画很多,原打算请日本出版。在雅加达参加国际会议的周总理知道后,答应他由中国

中央美术出版社出版,并把这个任务交给邵宇。当时,邵宇的第二个孩子邵小宁正在患病。

可是为了完成总理交给的任务和为了祖国的荣誉,他把儿女私情抛开,第一次去印尼就工作

9个月,后来又去了两次,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苏加诺藏画大型画集共6大本陆续出版

了。这套藏画集不仅得到了苏加诺本人的赞许,也为中国的出版事业赢得了荣誉,在国内出

版界引起轰动,还在莱比锡国际书展上荣获金质奖章。

ZW(〗沈尹:《回忆邵宇》,海天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1页。〖ZW)

 

邵宇原本是一名画家。党的需要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出版家,成为美术出版战线上

知名度很高的领导者。他的领导才能,表现在他始终一贯地坚持党的文艺方针,表现在他卓

越的组织能力上,表现在工作中能耐心听取各种意见的博大胸怀上。这一切,来源于他对生

活的热爱,对同志的关怀,对事业的挚爱,对前途充满信心。

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最近,我们都在讨论全面规划问题,接近群众问题和克服思

想落后于实际的问题,这种讨论使我们百倍地增强了信心和感到无限的开朗。有奔头,有信

心,因为看到的不是渺茫的前途。不把共产主义的远景停止在口头上和理论上,要成为一个

始终是前途明确,并且不断在前进的人,要成为一个不孤立的而是同人民一起前进的人,要

成为一个言行一致的勇往直前的实践家、革命的实践家。那么,你就会永远和人民一样愉快

、欢乐。”〖ZW(〗邵宇:19551215日《日记》。〖ZW)

邵宇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他提出要搞《中国美术全集》、《世界重要美术作品选》,

还要搞《当代画家专集》。他希望能早日把中国藏画编辑出齐,完成中国美术出版的历史性

任务。但是反右派斗争开始后,出版社的工作计划被打乱了。1958年,在“大跃进”的年代

,邵宇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强调美术出版社的工作有它的特殊的任务和内容。出版社是党

的喉舌,应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也不能局限于“写中心、画中心”,要出版一些品位

较高的美术作品,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他要求出版社的人不要单纯追求出版的数量

,一定要保证图书质量。当年出版连环画、年画、宣传画、挂画、诗配画等900多种。

邵宇在出版社工作繁忙紧张的情况下,无论是下班或是外出,看到了新鲜事物,就记下来

画出来。“文化大革命”前,他画了许多速写和水彩画,除《首都速写》、《祖国的早晨》

外,还从全

国各地集中十多位画家,到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采风绘画,边画、边探索,每画一幅都十分

认真。在技法上也进行了多种探索。他认为无论画山水、花草、人物、国画,一个共同特点

是简练;要达到简练,只有下工夫。在傣族、景颇族聚集区,他规定每人每天至少画两张画

,画的过程先画速写,然后加以整理修改,成为水彩画,水粉画或国画。

经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实践,他总结出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对象,把对象的大轮廓、精神面

貌掌握好了,才能动笔,动笔也是先从大处画起。邵宇是一位严肃认真而又满腔热情的画家

,他十分强调画家必须有炽热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激情。他认为画家只有感情充沛才能作画

,有激情才有生命力。他要求青年画家深入观察生活,全身心地到群众中去,有了生活,产

生了激情,才去作画,才能产生精品。他说,我们不是为画而画,有了激情,心中产生了必

须画的激情,画出的画才有生命力。他经常鼓励青年画家:“让我们的作品充满着热情、诗

意和生活气息!”〖ZW(〗邵宇:《日记》,1957年在云南谈《办喜事》、《迎新娘》创作

体会。〖ZW)

1957年,美术家协会组织一批画家到云南体验生活。他们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那里秀美

独特的风光促使邵宇画了许多水彩画和国画。根据省委、地委领导的建议,他们深入到少数

民族居住区体验生活,进行创作。邵宇认为,表现每一个事物,因本身有其特征,不能由画

家之老套或积习去重复,即使是笔法上的重复,也是不好的,因为这种重复没有深入地理解

对象的本质。所以,他认为只有具备了人民正义的立场,人民的胸怀,人民的灵魂,才能有

人民的艺术,才能产生人民的艺术家。他对要表现的对象,总是经过仔细观察后,赋予了思

想和艺术的生命,才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这时候动笔,才能画出灵感,画出灵魂,画出精

品。他的《办喜事》、《迎新娘》就是这样画出来的。

他说,这两幅画是发自我内心的激情,十分热情地去反映少数民族的生活。画之前,经

过反复思考,到了迎亲现场再仔细观察,待胸中成画以后动笔。画的情感意图,也是在仔细

观察的过程中确定,《迎新娘》中新娘的情绪和同行者态度,哪怕是微妙的情感,也要通过

色彩画出微妙的差别,这就必须研究色彩的调配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效果,在处理空间深度及

物体间的关系中,如树林、竹林层次上,一定要注意这种关系影响变化。在处理色彩、构图

、光暗各方面的复杂中,突出简单,或用简单淡化复杂。

在谈到他这次深入生活进行采风绘画的感受时,邵宇曾热情洋溢地对夫人沈尹说:“云南

景颇族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具有赤裸裸性格表里一致的民族,一个粗犷而又粗中有细

的民族。”这就使邵宇和这里的人民之间,不能不产生一种共鸣,使他发自内心地爱这里的

人们,爱他们的性格。邵宇说:“如果说我们是来画这个民族,实在说,我们首先向兄弟民

族学习;学习他们一切好的东西,熟悉他们的一切,从精神上与感情上首先亲密地结合起来

,画他们如同画我们自己一样,如同对我们最热爱与亲切的事物那样,热爱与亲切地对待他

们。”

从云南回到北京,他曾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的成员,到古巴和阿尔巴尼亚访问,从古巴

带回的速写,在北海展出。之后出版《古巴速写》和《亚德里亚海滨的红花》两本画集。

1957年秋,反右派斗争开始,出版社工作的正常秩序受到一定影响,但邵宇还是积极抓出

版工作,并且是通俗读物出版,如连环画、年画、宣传画、挂画、诗配画等,一年就出900

多种美术出版物,坚持了三年多。在20世纪60年代3年困难时期,为了培养中青年画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石鲁、李少言、亚明、黄新波、叶浅予、赖少其等画家的画集。也包

括全国各地优秀画家的画集,联络团结了全国众多的画家和美术工作者。同时还为齐白石出

版了4大本精装大画集,为祖国美术宝库珍藏了世界级艺术瑰宝。

〖HS(3〗〖JZ〗〖HT4H〗十年动乱

HS)〗〖HT

〓〓十年动乱开始了,邵宇毫无思想准备,开始只认为是一般运动,很快就会过去,更没有

想到“文化大革命”会革到自己头上。

报纸刊登了对“三家村”的批判,邵宇只认为是学术上的争鸣,根本没想到后来的结果

。一天下午,邓拓来到邵宇家,只见他紧锁双眉,心神不安,愁容满面。他对邵宇说:“这

次运动非同寻常,来头大!”邵宇说:“运动还是经常有,很快就会过去的,再说,报上的

学术争论过去也经常有,不会有你的事。”邓拓不以为然,叫邵宇不要再到他家去了,并且

还说了一句不要再来往。之后,神色黯然地离去了。

第二天,就传来惊人的消息,邓拓去世了。是自杀,他杀?没人去猜测。一个多才多艺

的革命家、学者、诗人,在报纸上批判“三家村”的时候突然与世长辞,他的朋友的心情难

以用文字表述,只能默默记在心里。后来,邵宇在出版自己画作时,将邓拓的题词印在

了画册的前边:“年年占得百花先,红满枝头态自妍。最是画坛春不老,岚光香雾绕窗前。

不久,邵宇被召到学习班去了。开始,一星期准许回家一次。学习班结束后,他只在家

待了一天,就被出版社的“造反派”叫走了,从白天到晚上都没有消息。第二天,“造反派

”通知沈

尹:“邵宇隔离审查,一段时间不能回家。”在他被揪斗期间,“造反派”逼他承认皖南事

变是

叛徒,他顶撞他们是污蔑;“造反派”把他为印尼总统苏加诺出版的藏画集拿到邵宇面前,

逼他承

认是为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做舆论宣传,被邵宇严词拒绝,说:“这是周总理下达的任务,

是印中友谊的象征。”“造反派”恼羞成怒,对邵宇实施残酷迫害。

1970年,邵宇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部分人员被下放到文化部在湖北省咸宁县的干校。建窑

、烧砖、砌墙、插秧、除草,干各种农活。“文化大革命”后期,外调人员很多,有的“造

反派”头头为了

达到某种目的,对邵宇施加压力,逼邵宇按他们的想法提供材料,但邵宇无论在什么威胁

下,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少人谈起这些,都非常佩服邵宇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

在十年动乱期间,邵宇曾经被迫停止创作。但是,作为一名画家,就像战士离不开枪

,一有机会,画笔就是他的武器。为了不能忘怀的岁月,他画了组画《难忘的回忆》,共3

幅:一幅是被撕毁的人像,寓意作品遭浩劫;一幅是被砸碎的石狮子,寓意文物在“文化大

革命”中受

到严重破坏;一幅是荷花,花茎被折断。这3幅画的文字说明是:“十年浩劫,石头狮子也

未能幸免,沉痛的教训可以化为营养,只要有藕,不染尘之花仍会开放。”

ZW(〗邵宇:三幅组画题词。〖ZW)

〖HS(3〗〖JZ〗〖HT4H〗怀念周总理

HS)〗〖HT

〓〓由于在美术出版工作上的优异表现,邵宇深得国家领导人的器重,多次随周恩来总理出

国访问,特别是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藏画集》的成功出版,周总理非常满意。1971年,邵

宇从干校刚回到北京。总理指示,国务院组织文化代表团,并指名由邵宇任团长,赴加拿

大访问,进行文化交流。那时,我国和加拿大建交不久,在遥远的北美洲加拿大,华侨同胞

见到祖国派来的文化代表团,都主动热情地到展览场地,不要报酬地帮助展览团建设场地,

布置展览,许多华人白天抽不出时间,就晚上来,亲切地向邵宇询问祖国的情况,从中看出

们对祖国前途的关怀。这样,在展览布置,展出过程中,邵宇认识了许多华人。华侨热情、

真诚的爱国心与邵宇心心相印。有5个青年专家,表示要跟邵宇回祖国服务。

ZW(〗沈尹:《回忆邵宇》,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ZW)

 

在加拿大访问结束后,邵宇又应我国驻法国大使黄镇邀请到法国访问。在法国,黄镇派

大使馆文化参赞陪邵宇参观了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巴黎公社墙、巴

黎公社总部、欧仁·鲍狄埃墓等名胜古迹。在卢浮宫,邵宇看到了许多世界名画。回国后,

邵宇深有感触地说,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对扩大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和促进我国的文化

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推动本民族文化

艺术事业的发展。

19761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邵宇和许多人一样,万分悲痛,周恩来总理

的灵车从长安街头通过,邵宇挤在人群中,站在长安街的一边,注视灵车在长安街上缓缓而

行。1976年清明节,在天安门广场烈士纪念碑前,邵宇看见学生在向周总理遗像献花举手宣

誓。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一片深情,邵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深夜,他回到家里,直接走进

画室,一个人低头沉思了很久。他拿起画笔,画了一个烛台和红烛。可是,红烛上的火焰怎

BF〗么也画不理想。他在一个长4尺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地画了许多火焰,一次又一次地

试画。

终于,寓意心血的红黄两种颜色饱蘸在笔尖上,一笔画成了明亮的烛光。红烛画成了,他开

始题词:“心线正直,表里通红,浑身是火,一生光明,风吹不熄,磊落始终。”在题词的

后面用小字写着:“清明节缅怀周总理作。”邵宇画完这幅画,天已经大亮了,沉重的心情

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他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BF]1977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邵宇又画了题为“心花”的六尺长卷,画的

天安门前群众缅怀总理敬献的众多的花圈,这幅画卷由赵朴初题词并由赖少其撰写:

HTF〗“转瞬

周年矣,念年前伤心情景,谁能忘记。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

人似川流花似海,天安门尽觇民意。

HTF〗愁鬼蜮,喜魑魅。古今相业谁堪比,为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雪侮霜欺香愈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天际,乱眼妖氛今尽扫,笑蚍蜉撼

树谈何易,迎日出,看霞起。”〖HT〗〖BFQ

ZW(〗邵宇:画作《心花》,赖少其题写。〖ZW)〗

HS(2*2〗〖JZ〗〖HT4H〗编辑出版《中国美术全集》

HS)〗〖HT〗〖BFQ

〓〓1977年,邵宇重新回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辑,又开始从事他十分热爱的事业

。回社不久,他不辞辛劳,到各省、市组稿。他曾到大庆、大寨和毛泽东故居。据与他同行

的李文昭等人回忆,一路上生活十分艰苦,挤坐硬席列车,到了单位在职工食堂就餐。当

时全国经济情况也不好,人民生活清苦,邵宇见到这些很不好受。他默默地创作,用以寄托

希望。

粉碎“四人帮”后,思想解放,精神振奋,美术出版工作有了很大的开拓。1979年,邵

宇主持与日本合作出版《中国的旅行》(15卷),是我国出版界粉碎“四人帮”后最早成

功的对外出版项目。20世纪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停下出版的图书,也陆续出版了《中国古代

木刻版画》、《吴道子墨宝》、《宋人画册》(第2版)、《宋元明清缂丝》等。

ZW(〗沈尹:《回忆邵宇》,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ZW)

 

20世纪80年代,欣逢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出版《中国美术全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

作而摆上议事日程。这项被耽搁了的重大出版工程,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文化

,贮存的是无限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过去没有人进行过全局性的采集、研究、整理。当时

计划担纲这项工作的专家年事已高,抢救性的挖掘和出版《中国美术全集》已经刻不容缓。

在中宣部召集的400多位专家学者的会议上,邵宇把他20世纪50年代拟订的《中国美术

全集》大纲拿给大家讨论,与会的每个人都惊叹不已。经过多次讨论、修改、补充,出版大

纲被通过,并成立了《全集》编辑出版领导小组和编辑委员会,邵宇任领导小组成员和编辑

委员会主任,具体主持和领导这项工程的进行。

ZW(〗沈尹:《回忆邵宇》,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ZW)

这项出版计划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书法篆刻5大门类,计划5年内完成。总共收集彩绘、彩印、图印1[KG-*4]3

万余件,

国内专家撰写的论文300余万字,由建筑、北京、上海等5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从1984年开始

筹划,到1989年全部出齐。

这部《中国美术全集》(60卷)对美术出版来说确是一项巨大工程。参与的方面包括艺

术院校、科研单位、文博部门、出版社、物质材料、印刷、发行等,有许多涉及学术研究、

组织协调工作及利益分配等问题。

为了保证《全集》的学术性、权威性,抽调编辑、考证、摄影等工作人员多达400余人

,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其中的甘苦不言而喻。为了使《全集》具有国际水准,邵宇多次召

集会议讨论,还常到专家的家中去探讨研究,对编辑体例、学术观点、内容取舍、装帧设计

进行逐一研究和落实,对有的卷本,邵宇都亲自审阅,重点把关。

工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中国美术全集》(60卷)全部出齐。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

首发式上,有多少人为之赞誉,甚至感动流泪。台湾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何怀硕先生说

:“出版这部空前巨著,不仅需要雄厚资本,尚需有学历、见识,且有胸襟,所以它愈显珍

贵难得。”台湾出版界评价这部巨著是“当代中国的传世巨著”,“古今中外唯一最周全、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美术权威套书”!

〖HS(3〗〖JZ〗〖HT4H〗邵宇的画

HS)〗〖HT

〓〓对于邵宇的画,他的挚友、著名作家孟伟哉这样称赞道:“当我较为系统地按创作时间

的顺序来看邵宇同志的作品时,当我了解到他的经历和这些作品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时,我发

现他是一个战士型画家、战斗的画家。他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他的艺术创作是他

捍卫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武器。”

ZW(〗孟伟哉:《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家》,载《人民日报》,1990726日。〖ZW)

 

著名美术评论家胡思升为邵宇一本画集写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风

格,邵宇的风格是同他走过的道路分不开的,是同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的斗争洗

礼分不开的,他作为一个经历新旧中国交替的画家,作为一个为新社会的诞生洒过血汗的艺

术家,他的视野是广阔的,洞察力是深邃的,因而他的画风也是具有创造性的。”

ZW(〗胡思升:《越过千山万水——画家邵宇不平凡的道路》,载《邵宇作品选集》,第2

。〖ZW)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理论、评论家沈鹏对邵宇作品的风格是这样评论的:“

风格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素质,由生活、技巧、思想综合形成,邵宇作品的风格,属于我们

的时代。他的作品有的直接描写当代大事,有的由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本质,有的没有明显

的时代生活内容,也打上了人民的思想、意志、愿望、感情的印记。”

ZW(〗沈鹏:《生活·激情·表现——读邵宇同志的画》,载《邵宇作品选集》,第161

ZW)

 

从诸多名家对邵宇及其作品的评论,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有其独具时代的特征。

《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这两本画集,是邵宇在新四军所经历的一段曲折难忘的

历史,是反映在集中营与敌斗争的真实写照,内容互有联系,但各有不同的风格。铅笔素描

《上饶集中营》以人物形象为主体,更具戏剧性,有情节。《抗日囚徒》、《在精神训话的

时候》、《夜》、《赤石暴动》等画,有的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塑造群像,有的截取生活里

不寻常的侧面,有的以宏大场面渲染气氛,迫害与被迫害的复杂性、艰巨性,革命与反革命

的斗争,真实地跃然纸上。水墨画《千山万水》,以两个青年的活动为主线,把读者引到广

阔的生活中去,铺叙中融入浓厚的抒情色彩。例如,《越狱》中的青年,如雄鹰展翅跃过敌

设置的重重围墙、铁丝网,奔向光明,把黑暗抛在后面。《相依为命》表现的是在浓重的夜

色中,苦难的大地在沉睡,两个相依为命的战士在逃离敌人的魔窟后,极度疲惫似乎进入梦

乡,但是仔细一看,其中的一个警觉着,没有放松警惕。以后几幅,一往情深地描绘老乡与

青年的鱼水情。《老爹》是表现曾经救助过他们的老爹的印象画。老爹的特写和大娘的背影

真切动人。再往后,出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画家站在新时代的最高点俯视生活,转换着

全景,中景与特景,显得丰富多变、波澜起伏。作者的水墨画技愈到后面愈加熟练自如,几

乎每一幅都能给读者留下不同凡响的印象。

皖南事变这一事件的深刻性、严肃性和复杂性,以及上饶集中营炼狱般的经历,通过

炭笔水墨两套连环组画反映出来,不仅艺术表现上更成熟,更有力度,形式上更富有变化,

其内容也更丰富,这是一段史实的记录,那气势、场面、情景、坚毅,没有亲身感受心灵的

激荡,是绝画不出来的。

ZW(〗胡思升:《越过千山万水——画家邵宇不平凡的道路》,载《邵宇作品选集》,第2

页。〖ZW)

反映东北土改的《土地》在创作思路上,德国珂勒惠支的版画和法国画家杜米

埃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两种画风在邵宇的笔下画成了一套200多幅的连环画《土地》

,它融进了珂勒惠支的激情与夸张,杜米埃的坚实与厚重。扎实的艺术功底,复杂的革命斗

争实践,是激发邵宇创作连环诗画《土地》的原动力。它歌颂了我国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

徐悲鸿先生于1949年春撰文介绍《土地》,认为这幅画的画风,“无疑地受珂勒惠支、杜米

埃与戈雅的影响,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可称简练、紧凑、扼要,而极具力

量”。〖ZW(〗胡思升:《越过千山万水——画家邵宇不平凡的道路》,载《邵宇作品选集

》,第2页。〖ZW)

邵宇的速写画不脱离应有的纪实性,合情合理而不矫揉造作,不削弱作品的真实性,反

而揭示出生活的本性,生动反映生活和评价生活的作用。作为一名卓有才学的艺术家,他十

分清楚速写和任何一种艺术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邵宇掌握速写特长,扬其长避其短。当

画面不足以表达思想时,有时借助于文字。他完全不是消极地用文字解释画面,他那写得恰

到好处的诗与散文,是整个艺术构思的组成部分,同绘画结合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他充分

理解诗与画的异同,做诗不十分注重韵律和讲究句式,可是诗的构思不重复读者从视觉形象

可以得到的东西。诗不会喧宾夺主,而着重于开拓艺术境界,启发读者情绪。他速写画的这

一特点,反映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如20世纪5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行军》、《炸不

断的桥》,也有作者在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如《早稻田大学》、《巴黎铁塔》、《郭沫若诗

碑》、《欧仁·鲍狄埃墓》等作品。

ZW(〗沈鹏:《生活·激情·表现——读邵宇同志的画》,载《邵宇作品选集》,第161

。〖ZW)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邵宇在继续保持单色速写风格的同时,人们看到他画面的色彩

画多了起来,(包括油彩、水粉和水彩速写)有时达到斑斓浓烈的程度。著名作家评论家孟伟

哉对《黄河》(1979)是这样评价的:“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令画家挥毫者多矣,

但邵宇的这幅《黄河》独具特色,粗犷热烈,显示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ZW(〗孟伟哉:《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家》,载《人民日报》,1990726日。〖ZW)

“邵宇画风的这一特长,在长城组画或系列画中,反映的尤为突出。他的多幅长城画有

单色水墨的,有多色彩墨的,有竖向构图,使长城仿佛顶天立地,让观者向上再向上;有的

横向布局,使长城仿佛横空出世,迎面扑来会使读者感到力量无穷的横竖兼备,又叫人感到

丰富和深邃。邵宇笔下的长城,在更宽广的意义上联结着时代精神。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激

动人心的口号激励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怀着这样的心情,邵宇笔下的长城组画,

既有横空出世之意,也有秀美,壮观的意境,激发人们新长征的豪情。”

ZW(〗孟伟哉:《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家》,载《人民日报》,1990726日。〖ZW)

邵宇作品的风格,体现了他本人生活实践与艺术实践的总和。他的艺术追求不脱离生活

,又顺应艺术的基本规律。它的画源于时代,源于生活,源于激情,说到底是源于他是祖国

的好儿子,人民的艺术家。

199264日,因心脏病突发,邵宇在深圳逝世,享年73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民主革命中,对敌斗争立场坚定、不屈不挠;在长达半个世纪的

革命生涯中,他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创作了大量美术、书法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

和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ZW(〗《人民日报》199269日,新华社电文摘抄。〖ZW)

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