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来源:《印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

 

 

  在沈阳市的老城区中心,有一处古朴庄重的建筑与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统一领导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和党务工作的机关——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中共满洲省委在八年多的峥嵘岁月里,领导东北民众同封建军阀势力、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概况

  1965年,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范畴,按其原貌进行修复。1985年,沈阳市政府专门拨款对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进行了全面复原性维修,同年7月1日对外开放。2003年,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进行维修扩建,固定陈列展厅,增设场景雕塑。扩建后更名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2014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造提升工程。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由福安里门楼、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刘少奇旧居、中共满洲省委历史陈列厅、宣誓广场等组成。

  福安里门楼是老沈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门楼上方刻有“民宅福安里”五个醒目的大字,现保存完好。修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时,从门楼向里恢复了一条长50米的胡同。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老沈阳的居民深巷。胡同左侧墙壁,依次排列着用不锈钢板雕刻的中共满洲省委12位书记的头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是一栋坐北朝南、面阔六间、进深一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东面第一间是厨房兼餐厅,次间为秘书处工作人员张光奇的办公室,第三间是客厅兼餐室,第四间是省委书记陈为人的卧室。西侧两间为场景复原,5个仿真人像再现了当年省委成员工作和生活的景象。在会议室和秘书办公室之间设有一个取暖的壁炉。每到夜深人静,省委的同志们就会围坐在壁炉旁开始印刷工作。

  刘少奇旧居原址在沈阳市惠工街4段宏业南里2号(原西北工业区皇字78号东北讲武堂高等军学研究班学员宿舍)。1992年,按原貌重建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北院。室内采用了复原陈列形式。东侧间为刘少奇与夫人何宝珍的卧室,次间为会客厅,里面为厨房。西侧间为场景复原陈列,3个仿真人像再现了当年省委成员入党宣誓的情景。

  中共满洲省委历史陈列厅,位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南院。

  宣誓广场,位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和刘少奇旧居西侧,正面墙上是一面鲜红的党旗,下方配有金色入党誓词,凸显出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辽宁省、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辽宁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2019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陈列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两部分:中共满洲省委历史陈列厅、“刘少奇与东北”专题陈列厅。

  中共满洲省委历史陈列厅展陈面积450平方米,以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发展及其开展的革命活动为脉络,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光辉历程。展览分为九部分,展出图片500余张、文物展品300余件。

  “刘少奇与东北”展览分为4个部分:刘少奇与中共满洲省委、刘少奇与东北抗战、刘少奇与东北解放、刘少奇视察林区。展览通过近20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刘少奇为东北地区革命和建设建立的历史功勋及其光辉品格和风范情操。

  历史回眸:暗夜中的曙光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统一领导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和党务工作的机关,自1927年10月成立到1936年6月撤销,历经了8年多的奋斗历程。此后,又分别成立3个省委1个特委作为接续组织继续领导东北的抗日斗争。中共满洲省委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时,正值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时期,东北的革命形势尤为严峻。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势力与封建军阀当局相互勾结,与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遥相呼应,中日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交织激化。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使东北的反封建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东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士兵运动得以兴起和发展。中东路工人斗争、北宁路工人争“花红”的斗争、奉天(沈阳)兵工厂的反日斗争、广大农村的佃农斗争、哈尔滨“一一·九”学生运动……东北广大地区一度陷入低潮的革命形势开始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中共满洲省委及其接续组织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白区和沦陷区工作经验,为党中央制定正确的白区和沦陷区工作路线提供了重要借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打响了抵御外侮的第一枪。中共满洲省委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高举抗日旗帜,始终站在抗战的最前沿。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和积极应对,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起后,中共满洲省委派出许多骨干到义勇军中开展工作,并着手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共满洲省委及其接续组织的领导下,以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为基干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坚持了长达14年的抗日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有力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满洲省委工作。党的杰出领导干部陈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林仲丹、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党的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罗登贤等,他们在领导满洲省委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白区斗争经验,为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开展,为东北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共满洲省委在残酷、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特别是领导东北军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一大批共产党员在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曾经在满洲省委及其接续组织工作过的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魏拯民、金伯阳、赵一曼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国家主权和领土被践踏和侵占之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不惜牺牲小我,舍弃家庭、事业、学业,为了民族利益和民族解放不怕流血牺牲,向世人展现出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光彩照人的革命品格和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崇高的民族气节。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精英和典范。他们英勇斗争的事迹至今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历久弥坚,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